于谦:这才是北京孩子真正的童年!
其实,我觉得在玩儿这方面,现在的孩子很可怜,太单调。
除了到商场买玩具,就是在电脑上玩游戏。哪个玩具都说锻炼儿童动手能力,哪个游戏都说开发智力,可我一点儿都没看出来。
我看到的都是买来的玩具堆得跟小山似的,孩子的新鲜劲儿一过,连看都不看一眼,整天沉迷于电脑网络游戏,不单智力没见开发,反而越玩儿越傻,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世界,不懂交际也少有玩伴儿,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废寝忘食,头晕脑涨,还乐此不疲。照这样下去,人的某些功能就该退化了。
回忆起我小时候,那才是孩子应该过的童年生活。没有现在这些高级玩具,但孩子从来也不缺游戏内容,拍方宝、扇元宝、滚铁环、抽汉奸、耍磁片儿、玩弹球、扔沙包、跳皮筋儿……到处都可以找到玩具,而且都是孩子们自己动脑筋制作出来的。
一帮一伙,热闹非凡地追逐在街头巷尾,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而童年的玩伴儿长大后也会是终生的朋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玩儿的内容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记得我八九岁时,院儿里街坊有个大哥哥迷上了钓鱼,每天早出晚归,回家时总能带回几尾活蹦乱跳的鲜鱼。
到家后,拿盆放水,收拾工具,而家中的爷爷奶奶则忙着择葱、切姜、剥蒜、点火,一边忙活儿一边津津有味地听他讲述上鱼的过程。
不一会儿,一盆香喷喷的侉炖鱼就端上了桌,随之张罗着拿碗拿筷子准备吃饭,同时还不忘打发孩子给邻居送上几块鱼肉尝尝鲜儿。
这时的小院欢腾了,各家各户都来道谢,嘴里夸奖着老奶奶炖鱼的手艺,手里奉上自家的特色菜,之后每家都把小桌放在家门前或葡萄架下,全院像一家人一样,吃着、喝着、聊着、乐着,那景象是现在住在楼房里的孩子想象不出来的。而在当时我认为这一切的美好都是钓鱼带来的,那就学学呗!
那时不像现在,什么东西都讲买。自己动手制作工具的过程也是玩儿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它能让你对这个游戏更加了解更加期待。
我的第一条鱼线就是姥姥缝被子用的粗棉线,用塑料泡沫中的颗粒穿在棉线中间做了一个七星漂儿,废牙膏皮卷成卷儿当铅坠,找邻居大哥要了一个旧鱼钩绑在线上。就剩鱼竿是个问题了,我特意跑了很远的路到郊区蔬菜大棚找了两根搭豆架用的细竹竿,把线绑在竿头,我的第一套钓具就这样拼凑成功了。
和一小块面,倒点儿白酒,滴几滴香油做鱼饵,在自行车上绑上鱼竿,我迫不及待地出发了。
玉渊潭公园有离家最近的水面,骑车大概要一小时。路上脑子里不想别的,一心只想尽快把钩儿扔到水里,幻想着钓到鱼那一刹那的感觉。车骑得飞快,到湖边我支好车拿起竿儿,挂上食儿,哪儿管什么叫风线长了、水线短了、浮力大了、千斤重了,扬竿甩线,先扔下去再说。
说也奇怪,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越是棒槌越和牌——别看不会钓,扔下去鱼就吃食儿,抬起竿儿就有鱼,不管是窜钉儿、麦穗儿还是小虎头儿,一竿儿一条,虽然个儿都不大,但对我这个初学者来说那简直是意外的惊喜,收获颇丰,不到半小时,把我忙活了一脑门子汗。
正忙得不可开交,就听得身后坡上有人喊我,转身看时,一个男的,四十多岁,推着自行车站在那里朝我招手。没看我这儿正上鱼呢吗!我不情愿地放下鱼竿,走上坡岸一问才知道,来人是公园管理处的,我被告知这地方不是公园的钓鱼区,严禁钓鱼,违者罚款。
我傻眼了,谁知道还分钓鱼区和非钓鱼区呀?到这时我才看到岸旁立着“严禁钓鱼”的牌子,无奈只得拉下脸来跟他对付。求爷爷告奶奶,好话说了一箩筐,他看在我是个孩子的分儿上,破鱼竿儿也没有什么没收的必要,最后的处理结果还真不错——竿儿撅折了,鱼也放了,最可喜的是他撅竿儿的时候让鱼钩把自己的手狠狠地钩了一个大口子!
该!谁让你撅我竿儿来着!可能是他也觉得这事儿弄到这份儿上挺没劲的,撅完竿儿看都没看我一眼,蹬上自行车回家上药去了。
说实话,撅竿儿、放鱼,一点儿都没有影响我的心情。那竿儿虽说是我自己做的,但真的没有什么保留价值,那鱼他不放我也得放,拿回家不能养也不能吃,还能看着它们死吗?所以我根本就没往心里去。最关键的是我把它们钓上来了,这个体验是最重要的,这个全新的感觉是最让我兴奋的。
我高高兴兴地骑车回了家,很长时间都在回味着钓到鱼那一瞬间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充满诱惑,妙不可言。从此,我的爱好中多了钓鱼这一项。
但是,学生毕竟是学生,沉重的学习压力使我没有时间再尽情地玩儿了,尤其在曲艺团学员班三年的住校学习,哪儿还有条件养鸟、喂狗、轰鸽子、钓鱼?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学校里,每天从早到晚的台词课、声乐课、形体课、观摩课、文化课,早自习、晚自习,早锻炼、晚开会,累得跟臭贼似的,直到学员班毕业回家才算过了钓鱼的瘾。
那时,我家搬到了西直门外大街高梁桥,这对于钓鱼者来说有个特别方便的条件,一出楼门就是高梁河,早晨拿着竿儿出门,玩儿到十一点五十收竿儿,绝不耽误十二点吃饭。
而且沿河往西走上十分钟就是展览馆后湖对外开放的高钓区,看守鱼池的人对我们这些老街旧邻不敢得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那时我基本上天天泡在鱼坑边儿上。当然,这一切都沾了相声不景气的光。
这一天,
男孩们会穿上白衬衫,女孩穿花裙子,
像电影里那样去北海划船,
唱半个世纪都还再传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
馋嘴的孩子们早就准备了“零食”。
几分钱的冰棍儿、硬糖,
在那时,这可算的上是最奢侈的享受了。
好多孩子都能得到一小把米,
问拿这米干嘛?
当然是拿到外面去爆了米花。
做爆米花的人特别受孩子的欢迎,
他一只手摇着黑乎乎的铁炉,
一手在黑乎乎的铁炉里放上两片小药片,
后来才知道那是糖精,
当时觉得特别神奇。
吃完了零食,一抹嘴儿,
就可以任性的玩了,
但那时哪是玩游戏,简直就是竞技!
滚铁圈
三五成群的分成若干小组,
撒丫子跑起来,
不过这铁圈可是很容易倒的哦!
抽陀螺
看谁的陀螺先停谁就输了。
歘石子
3颗石子(或用布做的小沙包)在桌面上丢开,
拿起其中一颗石子向上抛,
趁向上抛的石子未落桌面前,
抓起桌面上第二颗石子,
再来接住刚才向上抛的石子。
依次类推,抓起第三颗石子。
摔三角
两人对摔也可,多人也行。
每一个三角都有正反两面,
摔的时候无论将哪一面置于地上都可以,
摔的一方用自己的三角去扇地上的三角,
如果将地上的三角扇的翻了身(另一面朝上了),
那就算赢了。
玩累了,就在家看一下午小人儿书。
有名著
历史故事
神话故事
外国故事
还有那时最爱听的
“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
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
除了红领巾,我们还多了“小黄帽”,
下学有路队举止“让”字的小牌子。
这一天,学校参加完了联欢会,
天安门跳过集体舞后,
也还会去北海公园划船。
或者去任何一个公园里的游乐场,
玩上一下午。
我们吹着大大泡泡糖,
嚼着长条泡泡糖。
小勺儿挖着吃酸梅粉
嚼着无花果
唆了着冰棍儿
除了喝北平洋,还有果珍,高乐高。
跳皮筋
等身上的零花钱都花完了,
女孩子随身带着皮筋儿,
三个人就可以开始玩起来,
每一届好像跳的都不同,
但是“小皮球、香蕉梨。。。”一直流行,
还有“踩一踩二”、“三大脚”那时在北京最为流行了。
跳房子
或者一个拿着石头在地上画,
玩跳房子。
弹球
男生们玩弹球,从小的,升级到大的。
拍洋画
踢球
或到院里谁家玩一下午游戏机!
快到下午六点的时候,
赶紧往家快跑,
因为动画片要开始了!
一休哥
鼹鼠的故事
黑猫警长
巴巴爸爸
希瑞
圣斗士星矢
美少女战士
机器猫
那时的多啦A梦,
我们还叫他机器猫,大熊我们叫他野比。
这就是我们北京80后的曾经美好的一天,闭上眼睛,好像就在昨天,外面玩了一天,白衬衫变成灰色的,红领巾早拧在脖子后头
只有佩戴过“绿领巾”的同学才有资格在今天正式入队,
“雏鹰小苗苗 ,为校来争光,身体要健壮
品学要优良,今日小苗苗,明天好栋梁”
去北海划船的孩子们,
可以在北海里的肯德基大餐一顿,
每一个北京孩子都和肯德基爷爷合过影吧。
还有, 三色冰淇
跳跳糖
牛羊配
流口水
喝 旺仔牛奶
我们去 游戏机厅
也去 滑旱冰
我们看 灌篮高手
名侦探柯南
宠物小精灵
樱桃小丸子
数码宝贝
百变小樱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就长大了。
明明感觉这些事情还像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样。
虽然小时候条件有限,但却过得无比快乐。
- End -
综合:于谦、网络
相关阅读: